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誰是「大嘴巴」?──同事篇

有時候算一算,上班族一天和同事相處的時間可能比家人還長。儘管彼此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卻因為在同一工作環境中,為了考績、升遷、或進修機會等因素,而有著微妙的互動關係。

敢怒不敢言?

每次探討到辦公室人際關係,我常被問及:「如果同事中有人喜歡製造是非,該怎麼辦?」
製造是非的同事必有他們特殊的背景,一種是高舉「紅人牌」;一種是高舉「爛人牌」。
「紅人牌」指的是有些和主管有親戚關係,或是大客戶的子女,由於關係不尋常,以致被關照,結果工作不見得很認真就可以得到升遷或分紅的機會,使得其他任勞任怨、拼死拼活的同仁心理不平衡。
「爛人牌」指的是有些同事膽敢扯爛污。比如在主管面前吹牛拍馬,可是在主管轉身之際卻偷懶延宕,甚至和忍氣吞聲的同事搶功。這還不打緊,有時還趁主管不明究裡之際,把優秀同仁說得一文不值,搞得辦公室烏煙瘴氣,偏又自命清高,彷彿置身事外。

如何自在上班?

一個人憑真才實學,又有理想抱負,這時多麼希望找到合適的工作環境,讓自己一展長才。所以,應徵時除了觀察公司的形象、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性之外,同時也需要了解同事相處的情形。
在美國曾經有公司要求初選合格人員到公司試做一天,或者跟著業務員拜訪客戶,或者在相關部門和資深員工一起上班。
接著在第二關面談時,由於已有實務了解,因此再進一步的甄選過程,比較能謀合(match)到雙方的需求,不至於像瞎子摸象隨便決定,屆時出現高流動率,公司也成了人才搖籃的跳板。
每一個人在職場生涯中,總難免會碰到一、兩位人際關係有問題的人,對方或者陰陽怪氣,或者笑裡藏刀,或者拒絕溝通,從他們身上,至少我們可以學到反面教材,千萬不要步入他們的後塵。至於真的面對面、躲也躲不掉時,又該如何是好呢?

不做「大嘴巴」

有位年輕女性上班族A,在一次我的演講會上分享個人經歷,引得全場聽眾拍手稱好。
原來A的辦公室有位綽號「大嘴巴」的同事,總是喜歡跑到樓上向總經理打小報告。A本來和同事們一起憤憤不平,也在背後批評「大嘴巴」的不是。後來,有一天,她突然領悟到:自己是來工作,不是來搞是非,如果自己也在背後攪舌頭,這豈不是和「大嘴巴」半斤八兩嗎?
另外,A也想通,如果總經理聽信「大嘴巴」的話,可見這不是久留之地,等她自己短程目標告一段落,她自有另外的規劃。而如果總經理明白是非,制止了「大嘴巴」的習性,那麼A會更佩服總經理,知道這是一個可以發揮所學的公司。所以,A目前保持認真工作,同時觀察公司動態的階段,自己心中很篤定。
當A條理清晰地分析自己的看法,大家不禁佩服她的智慧。事情不就是這樣嗎?想通了,問題就不是問題,反而可以視為成長的跳板。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2007年4月14日 星期六

學來的樂觀

如果此刻你問我:「最想教導子女什麼?」,我的回答必然是:「樂觀」。這也是普天下父母的心聲,渴望子女健康,同時擁有正向的人格特質,勇於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但是為什麼仍有不少父母把子女的學業成績擺在第一位?為什麼仍有不少孩子為了考試名次而壓力重重?
最近一位輔導室主任告訴我--一位高中生因為憂鬱症而無法上學,父母卻責備她「故意偷懶」而病情加重;也有位頗後悔的媽媽告訴我--當初聽說了兒子是同性戀而大加撻伐,結果兒子自傷數次,也有了憂鬱症現象。

預防憂鬱症

自從憂鬱症躍升為二十一世紀三大病症之一(另外兩項是癌症和愛滋病)後,這已經是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我發現教導十歲的孩子樂觀思考和行動的技巧,可以減低他們在青春期之後得到憂鬱症的機率一半以上。」(「真實的快樂」,馬汀.塞利格曼博士著,洪蘭教授譯,遠流出版)
人們為什麼碰到挫折就容易退縮?為何心情老是鬱鬱寡歡?塞利格曼博士特別提到兩個關鍵點,一是習得的無助感--就是從小若得不到及時的愛的滿足,往往認為「反正哭了也沒用」、「反正說了也沒用」、「反正做了也沒用」,讓自己缺乏生命動力去改進。二是錯誤的認知--對發生的事情誇大了它的負面影響力,同時把它解釋為「永遠的」「長期的」問題,因而情緒跟著擺盪到谷底。
如果從今天開始,我們渴望快樂,也期盼子女「享受」各種人生挑戰,那麼,快樂的行為習慣實在需要及早建立。

建立樂觀的三妙方

在研究裡,綜合而言,父母可以有三個方向來引導子女建立「樂觀」的人生態度,及早預防憂鬱症上身。
一、利他行為:讓子女多做助人的行為,小至於參與家事,大至於擔任班上幹部、參加社團活動,或伴隨父母到社區服務等。
二、多交好友:父母和子女的同學朋友建立良好關係,鼓勵子女除了課業也需要同儕間互相關懷和有趣的相處。
三、找到特長並且發揮出來:每個孩子一定有他的個性特質、個人潛在能力,父母陪伴成長的過程,就是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並且多加鼓勵、建立自信。通常有自信的子女,碰到挑戰時比較不會退縮逃避,反而是想辦法去克服。

父母夠樂觀嗎?

樂觀是一種積極的、正面的人生態度,如果為人父母不知道自己是否足夠樂觀來教導子女,此時,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的自我檢視。
一、當孩子犯錯時,你的回答是:「我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還是:「你每次都這樣,什麼時候才會改進?」
二、當孩子拒絕溝通時,你的反應是:「孩子也有需要自我調適的時候,我先從旁觀察和關心就好了。」還是:「這孩子怎麼越長大越不聽話。」
兩種答案,前者是屬於樂觀型父母,後者是屬於悲觀型父母。別忘了,樂觀型的父母比較能教出樂觀的子女,既然我們都這麼愛自己的子女,為了給他們成長上最好的助力,那麼,重新建立自己的樂觀態度也是刻不容緩了。至於從何著手呢?同樣地--利他行為、多交好友、找到特長來發揮、改變認知、學習正面思考等。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