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長沙銀行「陽光心態‧樂在工作」



(2013.5.25)

長沙銀行1000多位行員來上成長課,樓上、樓下坐滿了人。
我正在詢問這位行員如何力爭上游,終有一天做到銀行的行長。

下課時間,大家靠過來,渴望拿到我的名片。

1 則留言:

  1. 孩子都是老靈魂:新時代親子身心靈教育

     許多現代父母們,總以諸如「孩子不懂事、不會自動自發、不關心也不在乎自己未來」的不信任心態來看待孩子,往往認為「一代不如一代」──我們做父母的如此地用功努力,在社會上都還奮鬥得如此辛苦,孩子卻一副不求上進、事不關己的樣子,未來前途該怎麼辦啊!

      其實,所有的親子教育,都必須由師長及父母自身開始轉化、學習與成長。只因我們自己偏狹的觀念、面對生存的恐懼及焦慮感,才讓我們看不見孩子的優秀及貼心,於是產生種種對孩子的不信任感及缺乏信心。

      在新時代大師賽斯的思想裡,提及一個最能令此生靈魂得以成長、身體得以健康、心理得以平安喜樂的人生觀,那就是:「我願在此生努力成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透過本書,許醫師呼籲大家,停止投射不信任的負面能量到孩子身上吧!現在學校和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來自師長及家長的觀念及心態。以身心靈角度而言,下一代不但有著比我們更豐富的地球輪迴經驗,而且是心靈上配備好來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的。「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換個信任、欣賞及鼓勵的眼光看待孩子,你會發現,原來他們真是如此的棒!

      許醫師將診間所遇到的案例,用他的生花妙筆、敏銳的觀察力、刻劃出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作為讀者的你,在看完文章後,一定可以從這本書學習到如何維護優良的親子關係、親職教育與成長,省思自己、了解孩子,深信將為你照亮生命的道路,活得自在、快樂又健康

    還有一本書
    親子資優班:從心開始的53個身心靈教養計畫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個無限的寶庫,等待我們去啟發、去發掘。
      親子互動及教育孩子的過程是喜悅的、是值得探索的。
      能夠成為父母是一種上天的恩賜,親子間最重要的是愛的能量交流。
      「我的小孩不愛念書、上課又愛說話,在學校常被老師罵。怎麼辦?」
      「孩子自從上了中學以後,就開始經常肚子痛……」
      「我的孩子到學校老是被同學欺負,該如何是好?」
      「我不知道怎麼教孩子。孩子情緒有問題,學習有問題,每次溝通的情況也都很糟糕……」

      這是一個不安定的年代,父母和老師經常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許多小朋友有拒學的情形、出現了不想上學的心情。此外,在疾病方面也相當令人困擾;比如常見於兒童的三大過敏性疾病:氣喘、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過敏性鼻炎,還有最近的流感,也讓很多家長跟孩子憂心忡忡……

      在本書中,許醫師透過身心靈健康的觀點,結合身心科的臨床經驗,為當前親子關係中的種種困境,提出53個精闢的建議與計畫,每個主題特闢有〈許醫師親子聊天室〉,針對父母常見的問題,提出最實用的解決方法,讓您與孩子共同迎向「親子心靈資優」的未來。
    目錄
    第一章無限的寶庫
    1.想像力:解決問題的超能力
    2.創造力:創造快樂、愛上學習
    3.直覺力:用直覺展現生命力
    4.自然力:找到內在無窮的力量
    5.健康感:相信自我療癒力
    6.恩寵感:健康快樂的泉源
    7.無限感:創造寬廣人生
    8.安全感:讓孩子一生無憂
    9.神通力:跨時代教育理念
    10.彈性力:生命每個地方都可以轉彎
    11.表達力:學會說出內心的感受
    12.同理心:學會感受他人的感覺
    13.夢想力:不斷進步的動力
    14.好奇心:讓生命充滿冒險和樂趣
    15.自信心:永不放棄自己
    16.覺察力:人生道路無往不利
    17.個人性:找到獨特的自己
    18.快樂力:開開心心過一生
    19.實踐力:踏實走好每一步
    20.合作性:利己、利人力量大
    21.肯定感:找到人生的價值

    第二章危機就是轉機
    22.過動兒:需要快樂輕鬆的學習
    23.自閉症:引導他學習主動表達
    24.焦慮症:解開緊張和壓力來源
    25.過敏兒:教養不一致的態度就是「過敏原」
    26.拒絕上學:了解原因,從旁協助
    27.青少年憂鬱:幫忙找回快樂童年
    28.唐氏症:微笑面對純真的小天使
    29.強迫症:用心安取代戰戰兢兢的生活
    30.厭食症:少量多餐最健康
    31.自殘與他傷:都是為了求救和討愛
    32.精神分裂:讓孩子自己做主
    33.翹課逃家:只想吸引父母多關心
    34.人際關係:培養團隊精神
    35.同性戀:需要被了解和接納
    36.任性妄為:運用「太極拳理論」
    37.性觀念:正確的認識「性」與「愛」
    38.情緒障礙:「打罵教育」下的後遺症
    39.暴力家庭: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40.性別迷思:了解「雙性特質」的差異

    第三章愛的交流
    41.孩子都是老靈魂
    42.愛、支持與同理心
    43.跟著孩子去探險
    44.健康媽咪才有健康寶貝
    45.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
    46.練習抓住自己的靈感
    47.自我肯定存在的價值
    48.喚醒英雄性的自己
    49.信任每個生命會找尋其出路
    50.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
    51.化解無力感,找到自己的力量
    52.創造幸福,而非競爭資源
    53.開始向內學習,啟動心靈智慧


    希望老師在演講中能夠分享這樣的觀念 讓下一代更幸福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