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正頭痛兒子越來越不聽話,這時我請她舉個實例。她說:「當我叫他寫功課,他似乎當耳邊風,沒有反應。」
原來這位媽媽喊兒子唸書時,通常兩人距離三公尺遠,要不就是隔著房間喊。
「如果1到10之間來做檢視,1是代表妳在教導兒子最無效的狀況,10是代表最有效的狀況,請問妳覺得自己目前做到哪個數字可代表的狀況?」我提供了「焦點解決諮商」(Solution-Focused Therapy)中一個自我檢測的輔導技巧。
「應該只有4吧!」渴望改進親子關係的媽媽老實地說。
「那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如果口氣凶一點,他就趕快從電視機前站起來;如果我正在忙,多喊幾聲也沒用。」
「那麼,在請教妳,若要從4來到5,妳只要改善哪一點呢?」
這位媽媽想了一下,眼睛突然一亮,並且說:「我知道了,如果我把今天學到的1~10檢視法用在兒子身上,我們的狀況就可能進步到5了。」
再次見面時,用心成長的這位媽媽拿出一張紙,上面畫著一條直線,銜接了1和10。然後再6和9各有一個記號。她開心地說:「那天,我看到兒子坐在電腦桌前已上網兩個小時多,我請他暫停三分鐘。
「後來,兒子走到客廳時,他滿臉不高興,我先不責備他,只請問他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目前課業的滿意度在1和10之間的那個點?』結果兒子在6畫了個圈。第二個問題:『你認為自己其實可以到哪一個點?』這時,兒子在9處畫了個圈。
「第三個問題:『現在你怎麼做,就有可能讓功課的滿意度從6走到9呢?』聽到這裡,兒子立刻懂事地說:『好!我去關機。』」
媽媽高興親子關係改善多了,她發現原來運用簡易的引導技巧,可以讓兒子看出自己需改進的地方,而做媽媽的她也無需嘮嘮叨叨了。
﹝原發表於《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