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討厭?還是討愛?

「老師,這題我會,我會……」靖康一邊高聲呼喊,一邊離開座位,還舉著手奔向講台。
為了懲罰靖康擅自離座,老師故意轉向另一邊問守規矩的學生,不料,同學的回答正在進行,靖康又站到講桌旁,晃動著手說:「老師,叫我!老師,叫我!」
這時已有同學不耐煩地反應:「老師,李靖康好討厭,他都不坐好。」
「好!李靖康,老師問你……」老師為了維持教室秩序,只好轉向靖康,「不過你要先坐回自己的位子,嗯,很好,坐好了,老師問你--水蒸氣的水滴最後變成了什麼?」
「變成可樂。」靖康一本正經地回答。話語甫落,全班同學早已笑得東倒西歪。「不會還假會。」有個女生低聲地向旁座的男同學低咕。

說錯了嗎?

「我說錯了嗎?」靖康看到全班同學的笑態百出,不服氣地又說:「可樂和水不是有關嗎?老師,你看,他們都欺負我。」
這時老師早已皺起眉頭,不是她沒有愛心,實在是每天類似的劇碼不斷地上演,她已經失去了耐心。
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不討人喜愛?他們並沒有生理上的特殊狀況,也不見得功課不好,可是在同儕之間就是受到排斥,在老師眼中是個頭痛人物。

惹人厭的行為辨識

有位媽媽提及自己的女兒竟然臉露嫌惡,她說:「自己生的女兒照理說當然要疼愛,可是她有些行為讓我看了就是討厭。」
根據這位媽媽的描述,女兒的行為如下:
一、頂嘴時常用惡毒的言詞,例如:「媽,妳的前世一定是巫婆,妳好狠心。」
二、女兒和弟弟爭吵時,常用兇惡的眼神瞪人,甚至躺在地上哭鬧不止。
三、媽媽如果耐下性子,想和女兒好好溝通時,女兒又一副不理不睬的模樣了。

如何和討厭的孩子相處?

你知道嗎?孩子的行為故意反其道而行,他們明知自己不受歡迎,可是就是不懂得適時改善人際關係,這是為什麼?
「作對」、「捉弄別人」是這類型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基本上,他們心中有許多疑慮,例如:大家為什麼不喜歡我?為什麼他們總是取笑我?為什麼沒有人配合我?類似的疑慮出現時,可能沒有得到父母師長適時的善意引導,或是自己缺乏反省能力而自行做了主觀的認定,建立了敵對的假想狀況,開始和周遭的人事事對立,並做出令人反感的表現。
這些孩子可以說正是屬於心志脆弱的人,在討愛的過程不懂得表達心中的問題,也不會用婉轉方式求助,以致長久下來成為人見人厭的小麻煩。
有位國中二位級女生因為行為偏差、受盡排擠之苦,輔導室安排專業老師輔導家長和學生,終於在一番周折之後,女孩哭著說:「我媽媽總是用斜眼看我,她讓我害怕,我才故意作對。」
說到這裡,滿臉怒氣的媽媽突然發現自己真的是側身看女兒,而且眼神充滿嫌惡……。
惹人討厭的孩子是無助的,只有父母重燃愛心和耐心,用對互動方式來相處,才有機會導正那越說越故意的行為。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插嘴?還是頂嘴?

不少父母頭痛於子女的口舌反應快,常讓他們招架不住。孩子口舌反應快,多少和娛樂媒體的影響有關,也和從小與家人互動的習性相關。
由於現代父母比較注重成長,樂意讓孩子適度表達,然而有時仍嫌耐心不足,或溝通技巧不妥,使得孩子出現搶話的現象。

說一句,頂一句?

一位媽媽頭痛於兒子的頂嘴,她說:「高中的兒子只要我講一句,他就頂一句,有時在客人面前也是這樣,讓我很沒面子,我想糾正他,卻不知從何著手。」
我請她舉一個實例,媽媽想起前一天的情況。當時,她正和妹妹坐在客廳聊天,兒子在一旁看電視,當兩姊妹興高采烈地談到百貨公司的折扣價,兒子突然冒出一句:「東區那邊比較貴!」當下,她叫兒子進房間複習功課,兒子又說:「已經念好了,我要休息。」一時,這位媽媽就很不高興。
聽到這裡,我建議這位媽媽分辨清楚,她兒子說的話究竟是事實?還是誇大?是插嘴?還是頂嘴?
這位打扮時髦的媽媽思索了半晌,她輕輕地驚呼一聲:「原來是插嘴,不是頂嘴,他只是講出事實,好像我自己反應過度了些。」
「插嘴」是談話過程中有人想「插隊講話」,渴望表達意見;「頂嘴」則是他有不同的意見,為了維護個人立場,或為了引起注意,結果以比較激烈的方式脫口而出。

父母的自我辨識

父母可以學習分辨子女的語言內容,並修正個人應對模式,這樣比較能改善親子關係。例如,針對插嘴的孩子可以關心以下三種狀況:
一、是否大人自己談話,忽略了身旁的孩子也有感受,也有想法,而謝絕聆
聽?
二、是否夫妻相處,經常未等候對方說完,互相插嘴起來,以致於孩子有樣學樣?
三、是否嫌孩子講話沒重點,往往講到一半,立刻被制止發言,以致子女搶著還想說?
前述這位媽媽發現自己均有類似行為,她尷尬地笑說:「原來毛病在我這裡。」她決定開始放慢和兒子互動的方式,她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表達完整,甚至,進一步請教兒子:「為什麼你覺得東區的東西比較貴?」,這樣就沒有所謂「被插嘴困擾」的事了。當然,有時也可以告訴兒子,有話要說時可以舉手示意,然後先問:「方便讓我說一下嗎?」
至於頂嘴,表示子女有不滿的情緒;例如,如果建議孩子起身去寫功課,孩子卻說:「你好囉唆!」「我偏不!」「為什麼不先叫弟弟?」,類似這種語言就是「頂嘴」。

如何改善頂嘴

如何和愛頂嘴的子女改善關係呢?
父母首先不妨減少讓子女有頂嘴的機會,父母可以問自己:
一、是否常以強勢的口氣要求子女做事,使得子女以語言反抗?
二、是否當子女頂嘴時,大人又以頂嘴回應,使得子女沒有學到正確的改進?
三、是否多用選擇性問句,讓子女有自主選擇的機會,減少語言衝突的現象?
總之,插嘴和頂嘴是有部分的差異,為人父母可以從個人溝通模式的修正,
適時來導正子女的偏差,同時可以重新建立雙方的良好關係。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好動?還是過動?

家如的媽媽接到老師的電話,表示:「家如有過動兒傾向,請爸媽注意。」
家如的媽媽感謝老師的關心,但是她清楚自己的女兒並不是過動兒,由於家如智商略高,對於重複敘述的教材往往不耐煩,加上從小念美式雙語幼稚園,有時離開座位去上個洗手間,去丟個垃圾是被允許的,而這些習慣可能讓目前的小學老師誤以為她上課分心、任意走動、不聽管教,是過動兒的現象。
掛下電話,家如的媽媽當下做了兩個決定:一、用遊戲方式和女兒玩角色扮演,讓孩子學習上課中不能隨便離座的規矩。二、進一步和老師溝通,針對有資優表現的女兒,能否提供補充教材,讓她在課堂中能夠專心演練。

需要醫生鑑定?

家如的媽媽由於平日注意孩子的成長資訊,所以對「好動」和「過動」的分野早有清楚的分辨能力。
另一位育仁的媽媽則是看到兒子聯絡本上老師留言:「育仁上課中行為過動,請家長注意。」隔天立刻緊張地飛奔到學校。
育仁的導師年輕而熱忱,可能剛畢業,用詞較直接,一時讓育仁的媽媽招架不住。她開門見山地說:「妳就是育仁的媽媽?我看育仁需要到醫院找醫生做鑑定,他上課中跑來跑去,講也講不聽,又隨便打鬧同學,應該是過動兒,他需要治療。」
要找醫生鑑定?育仁的媽媽聽到「鑑定」兩個字,淚水奪眶而出,有這麼嚴重嗎?兩人見面後都還沒意見交流,也沒問育仁過去在幼稚園的表現,或一向在家中的行為,怎麼斷然就說是需要「鑑定」這兩個字呢?
離開學校時,育仁的媽媽帶著受傷的心靈,首先她想到育仁剛畢業的幼稚園,她渴望去求證,如果真的是過動兒,幼稚園老師不是早該提醒了嗎?甚至就算是,她自己在家中也應該分辨得出來,難道調皮搗蛋就是過動兒?常常坐不住就有問題嗎?

合情合理的建議

見到幼稚園園長,育仁的媽媽又淚水不止。園長有二十多年辦學經驗,接觸過許多小朋友,聽完育仁媽媽的說詞,她安撫了育仁媽媽的情緒,也從幼稚園的檔案中,抽取有關育仁的紀錄來影印。
園長告訴育仁的媽媽:「這幾份資料是育仁過去幾年來,在幼稚園表現的評量,不妨拿給小學老師參考,至於醫院的評估,不妨試試看,如果醫院說『是』,我們就掌握了治療的先機,如果確定『不是』,至少大家可以放心,同時有助於學校老師用對方法來引導育仁。」
聽到園長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育仁的媽媽寬心不少,她真的帶育仁到醫院,目前正進行半年期的觀察階段,她也和小學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還擔任班上的志工媽媽,協助小朋友閱讀課外讀物。

差別在哪裡?

好動的孩子和過動的孩子是有些不一樣,從行為辨識的角度來看,最明顯的差別是好動的孩子經過勸導、提醒、或行為導正後,短時間內,可以做到遵守教室規矩、配合團隊秩序,但是過動的孩子則是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影響,注意力不集中,把交代的事當耳邊風,而且體力充沛、停不下來,有時還會去攻擊別人,對功課的完成沒有急迫性的壓力,往往拖拖拉拉到深夜還在寫。
過動兒在醫學上的名詞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透過藥物治療和行為矯治,父母、師長、醫師好好配合,過動兒的症狀是可以改善,所以為人父母在這個教養的過程仍需抱持絕不放棄的心態,朝向重建孩子自我形象、改善人際關係、學習情緒管理等方向來成長。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媽媽的眼神

一位媽媽在演講會後來請教兒子的問題。
原來她的兒子正在念高中,最近因為和女朋友鬧翻,瀕臨分手,因而書念不下去,飯吃不下,還有睡不好……。
父母關心子女是天經地義的事,天底下不是有許多子女因為得到父母的鼓勵而重新出發的嗎?關鍵在於,為人父母是用什麼態度來關心子女。是過度擔憂?是漫不經心?還是平穩地引導?
眼前這位媽媽的臉,可以說是五官全部糾結在一起,並不是她長相難看,事實上,她長得相當秀麗,但是可能因為有心事,使得眉頭深鎖、臉部肌肉下垂、嘴角緊抿,一個臉彷彿糾纏不清的毛線球,找不到線頭,看不到希望。

兒子很憂鬱

我先從聆聽她的困擾做起,原來她的兒子得了憂鬱症,情緒常低落,吵著要休學。而她的丈夫則怪罪她太寵兒子,讓兒子成了草莓族,一摔就爛,經不起考驗。
夾在先生和兒子之間,讓這位媽媽左右為難,尤其看到兒子緊鎖房門、成天上網、半句話不吭,更令她擔憂不已。她說:「我好像也快得到憂鬱症了。」
「妳會走不出家門嗎?」「妳會失眠難寢嗎?」「你會成天想自殺嗎?」我請教她這三個問題。
她搖搖頭說:「不會,我只是感到透不過氣來。」
「很好!所以妳並沒有憂鬱症,只是因為兒子的事而有壓力。」我繼續和她分享--憂鬱症是會好的,這像是心理上的感冒,只要得到醫藥上、認知上、飲食上、運動上和支援上的「五合一」引導,憂鬱的情況是會改善的。
重點是,「妳和兒子互動時的表情、行為上,有提供正面的訊息嗎?如果妳一直要兒子好起來,可是妳本身沒有笑容,又眼神無力、臉部缺乏活力,他看到的是希望?還是失望呢?」
這位媽媽是成長意願很高的人,因此,我進一步和她分享一個需要突破的盲點。

自我的行為辨識

我拿出了皮包裡的一面小圓鏡,並且說:「請問妳看到了什麼?」
她拿起小圓鏡,一時不明白這樣的舉動和兒子有什麼關係。
我說:「家人之間生命能量的互動很重要,如果妳希望兒子快一點好轉,可是卻又表現出『洩氣無力』的表情,他如何透過妳來借力使力,他又如何相信妳所鼓勵的話語?現在妳已經做到很好的部分,就是尋求外力支援,增加有關憂鬱症的資訊,改善了你們夫妻和兒子的相處關係;另外,妳也需要振作自己的生命能量,像現在妳可以先閉上眼睛,想像兒子曾經很快樂和妳有說有笑的模樣,而妳也笑得很開心的表情,很好,妳已經笑開來了,妳的表情柔和多了,可以張開眼睛,對,保持這個笑容……」
只見這位媽媽對著鏡中的自己調整動作,笑意加上堅定的表情逐漸出現。我告訴她:「當妳要鼓勵兒子前,先鼓勵妳自己,這樣妳兒子見識到的就是希望、信任、支持,他的配合度會更好,走出困境的速度也一定更快。」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為什麼受騙?

人際相處中,錢財的往來是不可避免,一般而言,父母常會告誡子女錢財不要露白,行事要低調,以免被有心的親友所騙;媒體上也經常提供有人因貪財或一時不察將大批金錢匯出的受騙案例,所以多數人對錢財的處理是抓得緊、防得深。
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人會受騙呢?
所謂「道高一尺,謀高一丈」,騙術高明的人懂得抓住人性弱點,而且極有耐心佈局,等設下各種陷阱之後,才一口將受害者吞噬。

騙徒的技倆

騙徒的技倆不外如下舉動:
一、製造假象:一位只有高中畢業的男士,聲稱為留美碩士,和政界高層關係良好,結果在網站聊天室連續騙到三位女子和他結婚,同時把積蓄拿出讓他投資,等到床頭金盡,「新婚丈夫」居然就不見蹤影,這時,大家才知道受騙了。
這位男士寫在網站上給「受騙老婆們」的信函,不但文情並茂,而且噓寒問暖,又提及如何以稱兄道弟方式和達官貴人來往,莫怪心存幻想的女子都以為釣到金龜婿了。
二、製造同情:一位開精品店的女子陸續向周邊親友、鄰居、客戶借錢,連同路邊水果攤的小販都不放過,等到她開出的支票一張張退票了,大家到精品店找人,才發現受騙者前後有四十多人,而她已溜之大吉了。
根據一位好友描述:「她常說老公對她不好,她需要一點錢周轉。」基於女人同情女人的立場,加上四十多年情誼,哪有不幫忙的道理,結果這位好友前後也被騙千萬餘元。

讓騙徒無所遁形

這也難怪我們多少看過一些小氣財神的長輩,絕對不和他人有金錢往來,平日花用也極其節省,這種一毛不拔的表現,看來似乎不近人情,但也可能因為如此而保留了血汗錢。其實在人際相處中,朋友之間救急也是義氣的表現,只是在錢財一來一往中如何拿捏平衡點是極其重要。
從「行為辨識」來觀察有以下三項原則:

一、設定親友借款額度:依自己的能力和對方還款信用,自己在心中規劃一筆「借出,萬一沒有歸還也不會心疼」的錢數,若對方一而再,再而三,軟硬兼施來周轉,已超過警戒線,則必須及時踩煞車。
二、拿捏最後防線:對方吹噓自己有辦法,或親友不乏有錢人,卻常來「緊急調度」,讓你騎虎難下,這表示對方是個不切實際的人,信用早有漏洞,自己必須設定最後防線。
三、抓準借款人的技倆:存心騙錢的人非常懂得如何取悅受害人,所以不要沉迷在對方的甜言蜜語,也不要被情緒勒索,以為不幫忙是自己的錯。畢竟「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是金錢往來的黃金定律,鑽石定律則是「金錢無往來,彼此和氣多」,人生樂得輕鬆又自在呢!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陌生人的陷阱

伍登是一位在美國提倡兒童安全的有力人士,有一回他參與電視節目,測試究竟幼兒會不會跟著陌生人走?
他們一群人來到公園,找到幾位年輕媽媽,請她們配合這項實驗。這些媽媽強調自己的孩子絕不會跟著陌生人走,可是事實證明--平均每個孩子只要三十五秒就被伍登誘離公園,說是跟「叔叔」去看小狗狗。
儘管為人父母三申五令要求孩子「絕不可以和陌生人搭訕」,事實上,在孩子的認知世界裡,「陌生人」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為什麼不可以和陌生人講話?這些陌生人看起來很親切、有禮貌,為什麼需要防備?何況,有的陌生人還會送禮物呢!
另外,還有兩項迷思:

一、難道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嗎?
二、難道熟識的人就比陌生人更安全嗎?

主動問陌生人

顯然,在孩子從小建立人際關係的過程,除了教導預防受害之外,似乎也可
以從「行為辨識」來引領。
「預防暴力」(蓋文‧德‧貝克著,薛絢譯,台灣商務印書館)一書除了前述伍登的例子,還提及有位媽媽麥唐奈女士,她具備積極的勇氣,寧可正面教育孩子如何辨識陌生人。
麥唐奈女士常要七歲的兒子去向陌生人問路、問時間,而她就站在附近觀察。
等兒子回來時,她會詢問他的發現、感受和反應,讓孩子從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各知覺管道建立個人的經驗檔案。
人身安全防衛專家貝克博士強調--一個有過在公共場所主動請教陌生人的孩子,成為被害者的機會比不敢和陌生人講話的孩子還低。
關鍵就是透過實務演練,小孩已經鍛鍊敏銳的判斷力,知道來者是善意?還是惡意?是可以互相對談?還是應該儘速離去?

如何觀察陌生人

以下五項簡單經驗法則,可以運用來提昇孩子對陌生人的辨識能力。(其實,針對熟識者也適用)

一、陌生人的身體是否太靠近?(父母和子女可以實際排練,究竟陌生人的身體靠到多近需要拔腿就跑。)
二、陌生人的讚美是否別有用心?(一般人在接受讚美時可能失去戒心,父母可教導孩子適時道謝,但是對陌生人繼續問東問西的情形須提高警覺,最好儘速離去。)
三、陌生人的禮物可以拿嗎?(所謂無功不受祿,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所
以孩子的腦海裡早就需要有深刻印象:「不可以隨便拿取禮物。」同時對送禮物的陌生人注意形貌特徵,回去可以告知大人。)
四、陌生人的請託是否真實?(有的居心不良的陌生人,看準孩子年幼善
良,因而假裝可憐來求助,父母須教導子女--任何困難的人應該是找大人求援,若找小孩則有違常理。)
五、陌生人一定是「怪叔叔」嗎?(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認為「不良的陌生
人」似乎是指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男士,其實打扮入時、談吐不凡的女士也有可能企圖詭異,父母指導子女時需要打破這項迷思。)

當孩子六、七歲起,比較喜歡外出找同伴時,有關陌生人的陷阱這個部分即已需要用排演、討論、觀察等方式進行,畢竟「事先堤防」也是孩子安全成長的護身符之一。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惡鄰居現形記

好鄰居可以分享食物、書籍、錄影帶,甚至代購物品、看顧提早放學的孩子,或代收掛號信等。然而,惡鄰居可是需要提防再三了。

惡鄰居的行為表現

以下所列舉惡鄰居的舉止,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日常表現來做「行為辨識」。例如:
1、在樓梯間迎面而過時,對方酒氣沖天、眼神曖昧。
2、對方家中經常傳來夫妻打架或虐待兒女的聲響。
3、曾經為了漏水,或地板聲響,對方怒氣沖沖來猛按電鈴,並且大聲咆哮。
4、對方絕不繳交公共費用,還亂蓋違章建築,或霸佔防火巷、馬路,危害公共安全。
5、對方曾經在你家門口探頭探腦,發現你在他身後,他溜之大吉,沒做解釋,更沒有道歉。
6、對方家中進出的人物不單純,類似黑社會人士,或吸毒、聚賭者,常大聲喧鬧,讓鄰居不得安寧。
7、對方養了寵物不照顧,任其狂吠,或製造惡臭,甚至飼養的是令人心生恐懼的蛇、吵鬧不休的南美洲鸚鵡等。
8、對方家中經常垃圾不清發出惡臭,又雜物堆放走道。善意勸告卻惹來惡言相向。
9、對方家中有精神異常者,並未求醫,經常鬧事。
10、對方曾對你的子女有不明舉止,正好被隨後而到的你發現,對方卻辯稱:「沒什麼,鬧著好玩啦!」
11、對方被醫方要求居家隔離卻任意外出走動,讓大家心生恐慌。
12、對方是記錄不良的通緝犯,或經常有警察來查訪。
有的惡鄰居的行為可以一眼看穿,有的則是裹了羊皮的狼,需要仔細觀察,預防在先。
如果運用管理委員會的開會宣告,還無法制止惡鄰居的不當行為,那麼需要向有關單位,例如:環保局、警察局、交通局、衛生所、或建管單位做具體事證的反應。
「愛管閒事」是保障鄰里安寧、保護子女安全的作為,還有,也可以聯合鄰居中正義之士,大家分工合作,進行巡邏,彼此守望相助。若一再讓步,仍安全堪慮,則為了讓家人身心健康成長,「搬離」成了另一項選擇。

如何選擇新鄰居

終於決定要避開惡鄰居,為人父母如何重新找對住處?
同樣可以從「行為辨識」的方向,夫妻一同到預定居住社區進行觀察評估,再決定是否遷入。例如:
1、觀察新住處的住戶們或附近走動的人,從他們的穿著打扮和談吐舉止,看出教養狀況。
2、新住處的管理員是否惡形惡狀,或只顧聊天,疏於注意進出的人。
3、向房東或房屋仲介人詢問前一住家為何搬離,是否曾經和鄰居發生糾紛,並注意對方回答時臉上表情有否不滿或隱瞞。
4、和附近鄰居寒喧兩句,打聽住在當地的心得,必要時向鄰里長做正式請教,也是萬無一失的辦法。
5、選擇一天裡不同時段,去觀察該處居民的生活習性。是否白天單純,晚上卻小販雲集,或牛鬼蛇神混雜。
有的人重視住家內部擺設、風水方位,這些老祖宗的古老智慧,只要不迷信,是可以幫助家人身心清爽。而走出家門,可能碰見什麼樣的鄰居,彼此談話是否投契;若有共同必須面對的事務,是否能誠意相待;還有兒女在此地進進出出,安全嗎?這也是居家風水的另一景象,雖是無形,卻有影響力,做父母的我們,實在是責無旁貸啊!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