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為什麼仍有不少父母把子女的學業成績擺在第一位?為什麼仍有不少孩子為了考試名次而壓力重重?
最近一位輔導室主任告訴我--一位高中生因為憂鬱症而無法上學,父母卻責備她「故意偷懶」而病情加重;也有位頗後悔的媽媽告訴我--當初聽說了兒子是同性戀而大加撻伐,結果兒子自傷數次,也有了憂鬱症現象。
預防憂鬱症
自從憂鬱症躍升為二十一世紀三大病症之一(另外兩項是癌症和愛滋病)後,這已經是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我發現教導十歲的孩子樂觀思考和行動的技巧,可以減低他們在青春期之後得到憂鬱症的機率一半以上。」(「真實的快樂」,馬汀.塞利格曼博士著,洪蘭教授譯,遠流出版)
人們為什麼碰到挫折就容易退縮?為何心情老是鬱鬱寡歡?塞利格曼博士特別提到兩個關鍵點,一是習得的無助感--就是從小若得不到及時的愛的滿足,往往認為「反正哭了也沒用」、「反正說了也沒用」、「反正做了也沒用」,讓自己缺乏生命動力去改進。二是錯誤的認知--對發生的事情誇大了它的負面影響力,同時把它解釋為「永遠的」「長期的」問題,因而情緒跟著擺盪到谷底。
如果從今天開始,我們渴望快樂,也期盼子女「享受」各種人生挑戰,那麼,快樂的行為習慣實在需要及早建立。
建立樂觀的三妙方
在研究裡,綜合而言,父母可以有三個方向來引導子女建立「樂觀」的人生態度,及早預防憂鬱症上身。
一、利他行為:讓子女多做助人的行為,小至於參與家事,大至於擔任班上幹部、參加社團活動,或伴隨父母到社區服務等。
二、多交好友:父母和子女的同學朋友建立良好關係,鼓勵子女除了課業也需要同儕間互相關懷和有趣的相處。
三、找到特長並且發揮出來:每個孩子一定有他的個性特質、個人潛在能力,父母陪伴成長的過程,就是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並且多加鼓勵、建立自信。通常有自信的子女,碰到挑戰時比較不會退縮逃避,反而是想辦法去克服。
父母夠樂觀嗎?
樂觀是一種積極的、正面的人生態度,如果為人父母不知道自己是否足夠樂觀來教導子女,此時,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的自我檢視。
一、當孩子犯錯時,你的回答是:「我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還是:「你每次都這樣,什麼時候才會改進?」
二、當孩子拒絕溝通時,你的反應是:「孩子也有需要自我調適的時候,我先從旁觀察和關心就好了。」還是:「這孩子怎麼越長大越不聽話。」
兩種答案,前者是屬於樂觀型父母,後者是屬於悲觀型父母。別忘了,樂觀型的父母比較能教出樂觀的子女,既然我們都這麼愛自己的子女,為了給他們成長上最好的助力,那麼,重新建立自己的樂觀態度也是刻不容緩了。至於從何著手呢?同樣地--利他行為、多交好友、找到特長來發揮、改變認知、學習正面思考等。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