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可以向爸媽求助嗎?

Q:大學畢業十年了,那一天,同學會來了二十多位同學,大家在聚餐後談起近況,才發現那些未出席的老同學,不是獨力創業,還在風雨飄搖中;就是長期以來在就業市場起起伏伏,還有兩位同學聽說剛被公司解僱的,另一位同學則是公司倒了,人也被資遣了。
聽到這些消息,同學會的氣氛是有點低迷,不過,有位同學,平日就喜歡製造歡笑,他突然語出驚人地說:「這下好了,大家準備回去給老爸老媽養吧!」
沒想到剛說出口,他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有的同學說:「什麼時代,那還有臉回家吃老爸老媽的飯。」有的笑罵他:「真是烏鴉嘴。」
老同學的情誼本來就很深,嘻笑怒罵中是無傷大雅,不過,我在回家的路上細細思量,覺得同學說的似乎也有玄機,因為我上班的公司最近也是有些風吹草動,我很擔心自己如果有一天也要回家依靠老爸老媽了,那該怎麼辦?


A:其實,景氣越不好,大家的危機意識感越強烈,這對我們人生的際遇而言,也不無好處。
趁年輕,大家在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逐步改善自己的理財態度、就業能力和消費習性,反而會理出更多的財,會更珍惜既有的一切,同時對「回歸家庭」會有更深的體會。
針對,目前一般人談及「救經濟」、「促消費」……等各種搶救行為,我認為最核心的還是「救家庭」。
「一同上路的家人越多,一個人就能活得越久」,這是「少子化──我們社會的災難與危機」(博雅書屋出版),作者法蘭克.荀馬赫提出的警語。書中特別提及兩個歷史知名的悲劇,發現往往獲救的人都因為有家庭護持而增加活存機會。
例子之一,1846年11月,一群移民正穿過內華達山脈,預備到加州定居,然而大雪封路、寸步難行。結果團體中開始出現爭吵、鬥毆、暗殺。許多自恃年輕、一意孤行的男士反而提早死亡,反而是一家人互相照顧的團隊活得最久。
例子之二,1973年英國一家度假中心,因兩個小男孩偷偷抽煙,引發大火,結果3000多位旅客中,67%是因為和家人在一起而獲救。也就是在無論在多麼危急混亂的時刻,緊密的「親屬團結」意識反而可以救到更多人。
以上都是面臨危機時刻,「家庭」發揮了最大效益的例子,所以,當你提及公司有風吹草動,你已經有警覺意識,這是很好的事。
萬一暫時需要依靠家人,「家庭」還是最好的避風港,在爸媽面前,「愛面子」是多餘的,不要害怕告訴爸媽你所碰到的困難,不要害怕讓家人知道你有時也需要被協助,不要害怕面對自己的挑戰……,這一切都不丟臉。「什麼都不說」,反而可能延誤家人相互扶持的好時機。
「家庭」的力量是驚人的。記住:「一同上路的家人越多,一個人就能活得越久」。從家庭重新找到自立自強的力量,是再自然也不過了。加油!
﹝原發表於《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