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找對人,說好話

文/吳娟瑜
學理,32歲的上班族,那天我正巧去他的公司演講,會後,他靠到我身旁問到:「吳老師,看同事們每天都嘻嘻哈哈很快樂,我卻開心不起來,為什麼?」我望著他消瘦卻又誠懇的臉龐,我問他:「你有多久沒有和家人連絡?」他愣了一下,彷彿我是答非所問。

你實在有夠差勁

「你先回答,我們再來分析。」我補充了一句。果然,他說出了和家人疏遠的現況,尤其和爸爸關係惡劣,見了面就吵架,更不要說每週好好打個電話回去報平安。
「你印象中的爸爸,他最常說那三句話?」
「吳老師,不要說三句話,他說第一句話,我就生氣了。」
「好,那麼,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學理顯然很不喜歡那一句話,所以說出口的時候有點心不甘情不願,他說:「爸爸就最愛說,你實在有夠差勁!」
「哦,這句話很傷人,我聽了都不好受。」我感覺到學理的挫折感,並且說:「難怪你不喜歡和爸爸連絡。」

不要破壞性表達

上班族努力工作,除了追求個人生涯發展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回饋家庭、照顧家庭,讓家人感受到被支持、被鼓舞的動力。
可是說也奇怪,愈靠近的人卻愈容易彼此傷害,就好比唇齒之間,大家相依相伴,卻一個不小心,剎那之間就被咬傷了。
我曾經花了很長時間在探究周圍的人際關係。為什麼和弟弟妹妹講完話,掛掉電話時,就有想哭的感覺?為什麼和老公溝通了這麼多年,他總是惹我生氣?還有,和兩個兒子講電話時,可能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太直接的回應,往往讓我接不下話。
在我印象中,似乎「被責怪」比「被肯定」還多,似乎「被拒絕」比「被接納」還多,莫怪那段日子我養成了「少說少錯,不說不錯」的沉默。
後來,為了幫助自己走出自我壓抑的表達,走進自我調適的成長,我多方研究人際之間的口語溝通,我想明瞭究竟出了什麼狀況讓相愛的人卻彼此傷害,這才發現,原來多數人不自覺地是用「破壞性表達」,也就是習慣性地講出負面的話來,讓對方心裡不舒服。

父母關愛兒女

最近,在電視廣告看到一位年輕上班族,當媽媽call他:「在回家的路上了嗎?」這是父母再平常也不過的一句關心問候,可是往往我們的回應就是:「就跟你說我還在忙啊!」一句無心的回答,變成了「破壞性表達」。結果媽媽跟爸爸說:「兒子忙什麼,我都不懂。」
說實在,做父母的真的不懂,因為他們不在辦公室裡,他們沒有和客戶直接交涉,他們不明白職場上的分秒必爭,不清楚商場上的變化多端,他們唯獨懂得的,就是關愛自己的兒女,希望他下了班,平安幸福地回到家。
影片結尾,一個年輕人對媽媽說:「抱歉!」還對著鏡頭說:「手邊工作再忙再累,都要跟爸媽好好說。」這就對了,因為有愛,每一句話都要好好說,大家可以來好好地學。

真心誠意的回答

相對於「破壞性表達」,人際之間的溝通,最好是用「建設性表達」,就是回應時,尊重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的需求,哪怕再平常話語,再親近家人、同事,都要一 句話好好地說,例如:「我還在辦公室忙,預計7點半可以到家,請等我一下。」或是:「不好意思,讓你們等候,10分鐘內我就到了。」
也就是心存感謝地接起每一通電話,心中愉快地和對方表達,當我和學理分享了「建設性表達」的重要性時,他終於明白,為什麼當他問我快樂泉源時,我先問到他和家人的關係。
我建議他:「當你爸爸很兇地對你說:『為什麼都不回家?』,你可以說:『謝謝爸爸提醒,下週週末有空,準備回家了。』;若是你爸爸責怪你最近沒拿錢回家,你可以說:『我聽到了,我的能力範圍內,最近準備3000元了。』」
就是站在原地,不要轉身就跑,不要翻臉就離去,我相信以學理這樣勇於成長、勇於突破的人,他一定可以在「面對再面對」,「處理再處理」的過程中,找回「建設性表達」的口語主權,同時,用愛心、用方法去軟化老爸的溝通姿態。
上班族身在職場,除了努力工作,也要從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同時把工作融入到家庭。聰明的上班族,讓我們一起找尋生活與工作的快樂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