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你被當做「it」看待了嗎?

Q:那天我到一家知名品牌服飾店,準備買一套正式的衣服,好參加同事的婚禮,沒想到竟惹來頗不愉快的經驗。

服飾店的店員本來在櫃台坐著,看到我進來,她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只是轉過臉淡淡地說了聲:「歡迎光臨!」,接著又專心看她手上的報紙。我心想──大家都正在努力打拼經濟的時候,怎麼還有如此漫不經心的員工?

我建議服務業者應加緊腳步,再多一點熱忱、再多一點尊重、再多一點用心,否則就會碰到像我這樣心中懊惱的顧客,本來看中一套相當時尚的衣服,可是看到店員的服務品質不佳,讓我心一狠,算了,不買也罷。當我轉身離開那家店時,心裡還是很嘔!

A:妳的經驗其實是很多人的經驗,目前許多企業努力提昇員工做到「精緻服務」、「黃金服務」,或是「感動服務」,就是希望打造消費者有「賓至如歸、如沐春風」的感覺,就是希望提供消費者感受到「物超所值」的價值感。

然而有些還沒有注意到「消費者意識」已經提高的商家,可能還停留在「讓客人逛傳統市場」的感覺──要買,不買,隨便你,結果沒有讓客人感受到被視為「you」的感覺,反倒像是「非生命的物質」,就是一個「it」。

這個時代的溝通層次,多數人均已做到「I(我)──you(你)」的階段,把you(你)當做非常重要的賓客來款待、來服務,不論貧富貴賤,人就是一個個體,是一個有感情、有思考力、有自主力的人類,所以一定要認真聽消費者講話,要關心消費者的需求。

遺憾的是,有些人可能個人修養不足或是家教不夠,以致疏忽這個部分,變成把「人」當「it」看待。當一個人被視為「it」,彷彿you are nothing,你是不存在的。這種不被關心、不被了解、不被服務的感覺是難堪的、不悅的。

相信在有些餐廳、美髮院、飯店、服飾店、醫院、飛機上,甚至在自己的家裡,有些人是被當做「it」看待,難怪人與人之間會存在這麼多誤會、不悅,或衝突。

我建議妳我和讀者朋友們,大家努力來改善這種「it」的服務模式,溝通時要掌握好「I─You」的感覺和情境,讓客人們喜歡來,常常來,還帶了很多朋友一起來。


﹝原發表於《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