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吳老師主講南山人壽講座:交涉力決定你的成功機率

南山人壽公司主辦「打造精采人生」講座,邀請吳老師主講「交涉力決定你的成功機率」。(2010-2-10,Mandy攝影)



吳老師跳進會場時,嚇了一跳,因為不但座無虛席,而且大家非常高參與度的成長,讓吳老師好開心!(2010-2-10,Mandy攝影)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到台中Canon演說

2010年2月3日我應汎亞企管公司安排,到台中Canon(台灣佳能公司)演說。現場來了400多位員工,大家非常熱心成長,笑聲連連。我發現他們總務課同仁用心規劃,才會讓出席會場爆滿。(2010-02-03)

出席公視《爸媽囧很大》座談會

李昂老師(中間坐者右1)和吳老師一起出席公視《爸媽囧很大》座談會,多方聽取家長們的意見。(2010-01-31)







受邀至帛帝服裝公司演說

感謝聯聖企管公司安排,我受邀至帛帝服裝公司演說。享受了一個非常開心成長的早上。我站在一群美女之中,快找不到我了。(注意,在牆壁Birdie的d字頭之下,可以找到我。)(2010-01-30)

出席《爸媽囧很大》當專家來賓

出席《爸媽囧很大》當專家來賓,看起來很像「大頭妹妹」哩!(2010-01-30)


注意!聽說頭髮吹蓬一點,上電視時,臉長會看起來小一點哦!(2010-01-30)

青樺攝影側拍

為了出新書,要新的封面照,吳老師到青樺婚紗攝影拍照。由化妝師Tessa幫忙畫個美麗的妝!(2010-01-29)

專業攝影師順子先生正在幫吳老師拍照。(2010-01-29)


擺Pose也要好看哩!


有明星的架式嗎?


斜著坐,還擺個大拇指高舉動作,現在看起來才發現有點不對稱哩!



可愛嗎?


攝影師說:擺個向讀者拜年的動作吧!於是我雙手一兜,果然有模有樣。

前一個動作再放大些,就變成如此模樣,還喜歡嗎?哈──真的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哦!(2010-01-29)

吳老師上中視《挑戰面對面》節目

吳老師上中視《挑戰面對面》電視節目,和主持人沈春華小姐合影。(2010-01-28)


吳老師和主持人及與會來賓合影。(2010-01-28)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到廈門中國銀行主講「陽光心態」

吳老師感謝廣銀資訊金融公司安排,應邀至廈門中國銀行主講「陽光心態」﹝從壓力和情緒管理談起」。(2010-01-23)


我們都很陽光


合影

扶輪社聯合例會演說

吳老師應邀去扶輪社聯合例會演說(2010-01-19)


第一排座位左起第五位就是吳老師。(2010-01-19)

吳老師應邀上東森幼幼台

吳老師應邀上東森幼幼台談「家中有愛生氣的噴火龍孩子,怎麼辦?」會後和主持人林書煒小姐合影。注意!吳老師手上的是《吳娟瑜的幼兒養育學》哦!(2010.01.14)


吳老師和主持人、來賓合影: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是誰和錢過不去?

從小,你有注意到自己使用金錢的模式嗎?

在歌舞昇平的時代,大家豐衣足食,比較看不出個別的差異;當金融海嘯來臨時,每個人對「錢」的敏感度剎時浮出了檯面。

緊張型:勞叨不停

王科長當年自認大志難伸,竟然只能窩在公務機構做一位小科員,然後在二十多年的官場生涯,以蝸牛爬步的方式慢慢、慢慢、慢慢地爬到了科長職位。

如今,在金融海嘯的驚濤駭浪中,他猛然回首,反而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儘管一份死薪水不能買豪宅華屋,但至少讓家人還能溫飽。

問題就出在由於他從小對錢有一份不安全感,半夜父母為錢不夠而大打出手,媽媽因受不了貧窮而離家出走數次……,這些遭遇,讓他從小和錢有許多的糾葛。

如今,景氣突然有了變化,他不停地對老婆千叮萬嚀:「錢要守緊一點,不要給我亂花。」又對唸專科學校的兒子不停地吩咐:「你不是郭台銘的兒子,你沒那個命,再不好好唸,乾脆休息去打工。」就這樣叨叨叨……,全家都受不了。

老婆無奈地告訴我:「金融海嘯還不可怕,他的嘮叨海嘯更讓人受不了。」

緊縮型:嚴格控管

緊張型的用錢模式只是因為內在情緒有擔心,結果反應在嘴巴的嘮叨上,讓周遭家人感染了無奈和不耐的情緒;緊縮型的人則不一樣,緊縮型的人真的在生活上變得嚴格要求、緇銖必較。

黃經理,不,他在十月裁員潮中也被科技公司點到了,所以他自嘲:「我現在是無業遊民,我已經不是經理了。」

變化太快了吧!年初在喊不景氣時,他從沒想到公司、家庭、自己會受到影響,直到連動債事件、美元降息事件……整個國際金融海嘯狂暴而起,剎時之間,公司裡人人自危,他才大驚失色。

不過,他慶幸自己從小就是很在意「錢」,也很懂得計算「錢」的人。這是來自父親的嚴格訓練,父親從他小時候就常對他說:「每一塊錢往那裡跑,都要把它抓回來。」

很小、很小的時候,對錢還沒有什麼概念,他還以為「錢」是有腳的動物,要四處去追討。長大以後,他終於弄懂父親的意思。

金融海嘯還沒到之前,他家早就實施嚴格把關策略,他說:「連我那十歲兒子拿了零用金也要記帳,如果有不當開銷,我有處罰機制。」

「什麼叫不當開銷?」我很好奇小朋友會有什麼「不當開銷」?

「就是如果他拿10元買飲料請同學喝,下週的零用金就扣掉10元。」黃爸爸把兒子當部屬管理,聽得我一愣一愣地。

可能看出我臉上驚訝的神情,黃爸爸說:「我現在暫時沒收入,我能不嚴格控管嗎?」

緊急型:狗急跳牆

「緊急型」和「緊張型」、「緊縮型」一樣有個「緊」字,然而後兩者是屬於「事前」就有所危機意識,所以提前處理了。

緊急型的人往往在事到臨頭才意識到「沒錢」的壓力。

蘇玉從小在衣食無缺的家庭長大,進入社會工作後,她胸無大志,很安份地做業務助理;問題就出在公司開始實施「無薪休假」制度後,她的卡債也曝光了。

本來是「月光族」,至少還有薪水來勉強撐著,當一個月有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休假,她的收入要從那裡來呢?

更離譜的是,幾位死黨好友正好也碰到公司倒閉或休無薪假,不甘寂寞的她,在一伙人的溫情呼喚下,禁不住地跟著往外跑,好啦!跟著跑,總要開銷吧!結果買個漂亮的包包,熱情地請客吃飯……,開銷竟然比上班時期更多了。

「我這個寶貝女兒被我寵壞了。」媽媽來傾訴的時候懊惱不已,她說:「每次叫她花錢要用大腦,要有規劃,她都說好、好、好。等到銀行來催卡債,她又跑去跟爸爸哭訴,我先生看她可憐,偷偷幫她繳了,昨天我才發現,我就跟我先生吵,我問他──是不是想養女兒養一輩子?」

「緊急型」的人通常有靠山,所以到金融海嘯時期了,仍有恃無恐地花錢如流水,等到賬單來了,就要別人為他/她承擔,這可以說是樂了自己,苦了別人啊!

收放自如,方為上策

不管童年受到父母金錢觀的影響,還是長大過程和「錢」有了不同的經驗關係,在如今不景氣的時機裡,「願意等待景氣回暖」是一個智慧的蟄伏階段。

「願意等待」就是不放棄自己的作為,找到中庸之道;「緊張型」和「緊縮型」是超過了中間線,會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壓力,「緊急型」則是完全沒進入狀況,把問題拋給他人。

不要「超過」,也不要「不及」的待錢之道就是「收放自如」。例如,縮減開銷,但不可影響孩子發育和家人健康;慶祝年節,不見得要大魚大肉,三天也吃不完,至少飯菜可口,家人圍爐,溫暖就好了;紅包發放,不見得要千元一大把,至少見「紅」,意思意思也不錯;出門度假,不見得要豪華旅遊,只要藍天白雲,騎車走步道,藍天白雲也是最好的人生美景。總之,人生大風大浪中,每個人趁此次機會,好好修正自己和「錢」的關係,全家攜手並進,同時做到同事好友互相打氣,左鄰右舍彼此關懷問候,相信這將會是大家共同擁有的一段難忘的記憶。
-------------------
緊張型 金錢模式

1.看到賬單喜歡怪罪某一位家人使用過度。
2.聽到孩子又需要繳交費用,開始抱怨。
3.責備配偶用錢過度,卻忘了反省自己是否煙酒不離口。
4.一邊隨手關燈,一邊指桑罵槐。
5.錢藏來藏去,有時候忘記藏到那裡去了。

建議:少嘮叨,多鼓勵,因為賺到家人身心健康快樂,比存款億萬更重要。
-------------------
緊縮型 金錢模式

1.當給家人一筆預算時喜歡東扣西扣的。
2.對家人要求憑收據/發票報賬。
3.謝絕任何人情世故的婚喪喜慶。
4.聽到借錢電話,沒有關心問候,快速掛上電話。
5.喜歡說「我很窮、我沒錢」,以為如此可以擋掉窮親友,其實,反而讓財神爺也進不了門。

建議:預算合理,應該放手,千萬不要再變成小氣鬼,讓周邊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
緊急型 金錢模式

1.對「金融海嘯」沒有反應。
2.有人來借錢,有就給,給了就忘了。有人來還錢,還一陣莫名其妙,自以為中樂透。
3.被逼錢時,電話一個個打,總是想找到有人可以幫忙買單。
4.完全沒有規劃個人的錢財,今日「賺」今日畢。
5.在親友圈、在朋友圈、在同事圈、在銀行圈,是個信用破產的人。

建議:請教專業理財的人,重新學習財務規劃,並且用「一輩子怎麼過」來思考人生,而不是用「一下子把錢花光」來過人生。

﹝原發表於《自由時報》﹞

我有能力改變世界嗎?

Q:每回從公司加完班走出商業大樓時,心中有著莫名的孤單,好像生命突然落空的感覺。

通常那時,鬧市燈火通明,路上行人也悠閒逛街,看到那些很young的年輕人恣意追逐狂笑,我發現自己的年紀絕沒有超過他們10歲以上,可是我的心態卻彷如一位老伯伯,既疲憊又無趣。

在辦公室我還算稱職,在家裡我則較少開口,上學時代,我寫過作文,立志長大要做科學家,拯救人類文明;長大後發現自己只是一個企業組織的小螺絲丁,我還有機會改變世界嗎?還能讓自己不要那麼孤寂感嗎?


A:看來你是個獨來獨往的酷哥,雖然工作表現不錯,卻感覺和自己、和周邊、和時代有著「失聯現象」。

這是一般「過度工作」者的現象,雖還不至於像沒日沒夜的「工作狂」,然而也因為加班、加班又加班,而失去了身心放鬆的機會。

好吧!針對你的提問,我抓出兩個重點來回答:


一、如何克服孤寂感

首先來了解孤寂感是怎麼產生的,一般而言,只要你有以下兩種生活習慣,那麼孤寂感將油然而生。

(一)一天的生活裡雖然和家人、同事有互動往來,但欠缺真心交流、彼此分享,生命就失去了Connection(連結)的感覺。

(二)一天的生活裡雖然在許多空間走動,但彷彿只活在個人的軀殼裡,沒有將靈魂帶到關懷周遭的人際變化、大自然的季節遞變、或社會上的各種趨勢走向。

「主動關懷」是你目前要打破「孤寂感」最簡單的一個動作,哪怕是走在路上碰到鄰居、走在公司迴廊碰到同事、或是路上的陌生人,你都可以練習用微笑、用問候、用請教、用分享、用讚美,建立和人群的互動。

只要你樂意先給出去,儘管或許有些人因個人因素沒有給你回應,然而大多數人還是溫暖的,會給你正面回應,給你正面支持,這樣,孤寂感才會逐漸消除。

二、如何改變世界

問得好!小時候我們確實有過許多不切實際的雄心大志,但那也不見得完全做不到。只是因緣際會,每個人長大後用不同的方式貢獻社會、造福世界。

根據微軟MSN資料庫,研究人員發現,陌生人之間的「人際間隔」平均為6.6個人,也就是跨過將近7個人,原來我們和任何一個陌生人是有關連的,按照這樣的說法,我們就不要小看對周遭任何一個陌生人的影響力。更不要小看自己為這個世界所能做的任何一件「小事」。

據報導,「英國未來靠自己」社會團體為了鼓勵小朋友更關懷人類、更關懷地球,希望大家藉一己之力做點小事來改變世界。結果他們問英國兒童:「如果讓100萬人共同做一件事,你會讓他們做什麼?」

有的小朋友說:「讓某個人露出微笑」,有的說:「帶爸爸去散步」,有的說:「種一種大家可以吃的東西。」結果徵選得獎的答案是:「教奶奶傳簡訊。」

這個得獎的兒童是實至名歸,改變世界就是這麼簡單,你會發現「改變世界」並不需要喊口號,也不需要不切實際的空想。誰家沒有長輩,只要願意花一點時間教他們「發簡訊」,這個世界的溝通交流層面就會更開闊、更有趣,不是嗎?

相信你也可以試著用簡單的方式來改變世界,加油!


﹝原發表於《自由時報》﹞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吳老師與《爸媽冏很大》主持人李四端

﹝點圖放大﹞
恭喜公視《爸媽冏很大》越做越好,主持人李四端先生開心地捧著花接受祝福,吳老師也受邀為記者會貴賓之一。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別以為我好欺負!

Q:我是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從小家境不是很好,但是我力爭上游,終於爬到公司的中階主管。

我的苦惱是辦公室有一個小圈圈,他們四、五個人總是喜歡在背後道長論短,由於他們是校友,有學長、學弟關係,結果在工作之餘就形成一股勢力。

我是一個默默工作的人,不會拍馬奉承,也不會大聲喧嚷自己的功績,因此有時候和他們格格不入。最生氣的是,最近這個小圈圈中的一位,他故意在公開會議中大力推介我成為一個新提案的召集人,明明我的工作量已經負荷不了,他們也怕增加壓力,因此假心假意在總經理面前故意「挖了一個坑要我跳下去」,我一時拙於言詞,也不知道如何拒絕,日子突然像快速跳轉的陀螺,快要喘不過氣來。

我有想過,如果下一波人事升遷名單沒有我,我就走人;我也不是好欺負的人,我不想被那群小圈圈的人所控制,很想聽聽您的看法。


A:在我的看法,由於你為人厚道,不懂得保護自己,以致於容易被欺負,被欺負時又不會反擊,結果就是自己生悶氣。

當你說「如果下一波人事升遷名單沒有我,我就走人」,這其實是氣話,又掉入了那群小圈圈同事的另一個圈套;因為要不要離開一個工作單位,最好來自個人自主的判斷,而不是被牽制後的衝動反應。

如果你要下一波人事升遷名單有你,從此刻開始要「積極的自我提升」,而不是「消極的自我洩氣」。

首先,你可以做到盡量降低那群小圈圈同事對你的影響,既然他們對你「笑裡藏刀」,暗中斬你,除非你可以完全不受影響,繼續開創前途,否則,你也可以「笑裡藏刀」回敬,當他們在總經理面前故意推舉你,讓你惹事上身,你在現場千萬不要不出聲,似乎默許他們的作為,只有堅定立場、快速回應,笑笑地說:「最適合的人選應該是他,不是我,因為……」

唯有這樣給個回馬槍,這群同事才不會看你好欺負,一直把你逼到牆腳。

另外,你希望自己在升遷名單內,此刻試著問自己是否做到如下三件事:


一‧工作能力儲備夠了嗎?
二‧週邊的人際關係打點好了嗎?你的部屬都支持你嗎?
三‧穿著打扮架勢,是否恰如其分?


如果你能朝這三個方向來儲備自己,那麼升遷名單上的機會就大幅提高了。不要等著公司「或許」會選你,當然是要先發制人,奪得先機嘍!

﹝原發表於《自由時報》﹞

絕不讓「錢瘟」惹上身──談「失業症候群」

有一天我在演說現場引導聽眾們伸出雙手,大家作勢往上,然後向內揮動,同時歡呼:「財源滾滾來。」果然,大家互動得很開心,真的全場揮舞著手兒。

那天演說會後,當尋求諮詢的聽眾逐漸散去,一位老伯伯靠到我身旁,他好意而且壓低聲音地說:「吳老師,以後不可以再說『財源滾滾來』哦!」

「啊──為什麼?」我嚇了一跳!

老伯伯很認真地說:「因為『財源』和『裁員』的聲音完全一樣,深怕有些人不喜歡聽到。」

哦──我聽懂了,原來嘴巴明明說的是「財源滾滾來」,可是若有人聽成「裁員滾滾來」,那就變成了咒語啦!

好!當下我就改吧!

今後就改說:「財富滾滾來」「Money滾滾來」嘍!

錢瘟當道,人人喊打!

自從有關「股票下跌」、「連動債不保」、「利率走零」、「房地產不景氣」等種種金融海嘯危機出現,造成了「錢瘟」當道,幾乎人人自危。

「錢瘟」還會一路蔓延,從紐約、從華爾街,就這樣狂嘯而出,如今,波及到全世界各個企業、各個員工、各個家庭。接下來還有一波又一波的「失業潮」,那種來勢洶洶的情勢,我們怎能不嚴陣以待呢?

一般而言,「失業」的「失」字,代表了「失去」、「失落」、「失勢」。彷彿「失婚族」的「失」字一樣,代表了「不夠完整」、「不夠圓滿」。

其實,這都是社會大眾的一個刻板印象,一般對「成功者」的定義都是來自外顯的表現,是否衣著光鮮、是否功成名就、是否收入居高,這在太平盛世、人各有志,還普遍看不出刻板印象的影響,如今,錢瘟當道,剎時之間,投資蒸發了,存款變少了,連工作也不保了,「失業一族」彷彿「失敗者」的代名詞。

一位在科技公司上班的O.L.來傾訴,她說:「那一天大家加班到深夜快11點,心想和公司同甘共苦,加班費也不計較了,沒想到12點前,我剛進家門,手機簡訊一響,我拿起來一看,差點沒昏倒,竟然是通知我明天不用去上班的字句。」

這位O.L.心想這應該不是4月1日愚人節的玩笑,應該也不是同事開的冷笑話。後來,接到好友同事來電,她也是「中獎者」之一,兩個人說著、說著,竟然一邊互相安慰、一邊哭起來了。

失業,不是世界末日

「失業」,並不代表「失敗」;「失業」只是暫時離開職場,「失業」時間的長短又和「個人的決心」成正比。我們絕對不可以讓「失業症候群」順著「錢瘟」的爪牙潛伏入身。

「失業症候群」者通常在不知不覺中掉入「錢瘟」的陷阱,結果讓「錢瘟」控制了身心而不自知。

你得了「失業症候群」嗎?

以下症狀由淺到深,大家謹慎預防為要。

1.想到有些同事平日表現不如自己卻保住工作,愈想愈生氣。
2.逢人抱怨不公平。(公司不公平、景氣不公平、主管不公平……)
3.捏著手上的錢,想想又縮回去,你對花錢很猶豫。
4.身邊親友關心地問起工作狀況,你恨不得有個地洞可以鑽。
5.很想找一個地方逃得遠遠的,什麼人間事都不要管。
6.有時用不停地上網、白天睡覺來忘卻失業的挫敗感。
7.晚上無法立刻睡著,想到未來就壓力重重。
8.和身邊的人容易起衝突,或整天悶悶不樂。
9.動不動就掉眼淚哭泣,覺得自己被社會淘汰了。
10.連著兩、三天無法入眠,身心極為疲憊。


脫身之計、重整旗鼓

如何快速脫離「失業症候群」的魔掌? 首先,請務必做到如下3不。

一、不看失業家庭尋短的新聞報導,立刻「跳過去」或「轉台」,不看也罷。
二、不聽友人談起某位舊識因失業而落魄的遭遇。因為自己目前有壓力,立刻表達:「抱歉,我目前正在調整中,我暫時不想聽這些訊息。」
三、不做失業白日夢。不再妄想財神爺會立刻跳上身。

財神爺通常還是眷顧腳踏實地的人,只有你下定決心,馬上行動,祂就跟過來了。

重返職場有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下定決心
例如:
1.決心給自己一個重新調整的機會
2.決心彈性規劃一個新的工作領域
3.決心找人創造各種「工作結盟」的可能性

二、找對方法
例如:
1.每天規律地睡覺、起床,讓生活正常化。
2.每天鍛練身體,保持即戰力。
3.每天早晚對自己打氣:「絕不、絕不放棄。」

三、馬上行動
例如:
1.到就業服務站登記。
2.到徵人場所走動。
3.到夜市、鬧區、車站出口處,看看別人是如何絕地逢生地賺錢。

總之,不景氣是一下子,不管是一年、兩年,還是三年,它──「錢瘟」,不會留到一輩子。只有勇於走出失業困境的人,即日起認定自己是事業工作的主人,自己想聘請一位什麼樣的員工來為自己打拼,那麼就起身而行吧,打一通電話、走出家門、進到客戶群中……做自己人生的老板,你會有得忙碌的咧!

﹝原發表於《自由時報》﹞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錄影照片分享

吳老師出席2009公視歲末募款現場節目﹝2009.12.22﹞


吳老師接受年代電視台賈世傑主持人訪談「名人養生」。請注意!桌子上有十榖米和堅果、蘋果,你看到了嗎?﹝2009.12.31﹞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照片分享


吳老師接受年代新聞電視台訪談,會後和《聚焦360》主持人高文音小姐合影。﹝2009.7.10﹞


吳老師受邀至八大電視台于美人小姐主持《WTO姊妹會》做專家來賓,和另一來賓藝人夏克立先生合影。﹝2009.12.17﹞


吳老師於2009.12.18~12.20帶領「青少年Money & You」課程,會後和畢業生合影。


吳老師為青少年解釋如何拔除心中的「爛草莓」,學會快速的正面思考。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專案經理的寂寞

Q:我是一個專案經理,我的權位之下沒有專屬的部屬,卻要執行公司的重要case。

當初公司主管看好我的人緣不錯,執行力也強,所以把我提昇為專案經理。薪水是增加了,權力彷彿也變大了,可是坐在辦公室裡卻寂寞得很。

也就是為公司新產品要推出行銷點子時,我必須到不同部門找可以支援的人,有的人會賣我面子,有的人卻表示:「沒空參與」,要不就是表明兩週後才有空。case的交期延後,我很難向主管交代;可是若要痴痴地等待人手到齊,這又不是我的能耐。

我彷彿是一個不帶兵的將領,獨自一人在叢林作戰,偶而碰到有戰友支援,我就欣喜若狂;有時戰事暫告一段落,援兵各自歸隊,獨留我一個人收拾殘局,我就感到非常寂寞。請問我該如何調適自己呢?


A:恭禧你,專案經理往往是成為正式經理的跳板,許多企業公司常以任務導向來磨練專案經理。
專案經理必備條件如下:


一、目標清楚並且認同公司理念。
二、溝通力強並且擅長居中協調。
三、眼光獨到並且培育優秀同仁。
四、耐壓力高並且堅定執行完善。

在我評估你的狀況,以上四個條件應該至少已做到第一項、第三項。只需在「溝通力」和「耐壓力」這兩項再增加各百分二十的助力就會完美許多。

有關「溝通力」,我建議你改變一個想法,不要再拘泥過去的認知,以為在公司名冊上,有登錄在你的組內才算是部屬;現在你需提昇自己成為「總管」的感覺,因為公司派你做為專案的統籌大將,那麼如何善用每位公司同仁的專才,讓專案推展完美順利,這是你的責任,包括你的總經理、協理,都應該納入「才庫」,請他們在必要的時機點上做「軍師」的提議。

當你把全公司同仁當成部屬時,你和每個人的交流機會才會增多,也才能把交情關係做得更深。

別忘了,當初公司就是看好你有人緣、有執行力,所以,你的角色不再是過去「打哈哈」的層次而已,來到「專案經理」的階段,你可以發揮更多凝聚共識、開發同仁潛能的能力。

有關「耐壓力」,你確實需要自我調適,像你的工作性質,需要創意、需要整合,又需要執行,這是壓力非常大,不知道你有沒有習慣「放空」自己。

就像放風箏一般,把自己鬆綁,放到一個蔚藍的天空、遼闊的視野,再加上趁風而行的境界。

執行「放空計劃」時,不要想得太遠、太難、太貴,就是平均一個月,至少一次到兩次,每次3小時左右,善用你的休假時間,跑到一個和你現實工作、生活無關的地方,你去走路、去騎腳踏車、去和陌生人聊天、去經歷不同的生命經驗……

很奇妙哦,當你回到現實人生、回到工作職場、回到專案case裡,一股refresh的感覺就是會油然而生。哈──不要告訴我,你走不開、你跑不動、你沒心情……

想到了吧!最想到那裡放空呢?

嗯!好主意!

﹝原發表於《自由時報》﹞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鴻佰公司演說後記

12月5日﹝星期六﹞,12:30 ~ 5:30

透過Career「就業情報」培訓部門的安排,我到了鴻佰科技講課。
鴻佰公司和鴻海公司相屬,同仁們各個活潑有趣。想到他們原本靜待我走入,突然看到我是飛跳入場而看傻了眼的模樣,哈──真好玩!

後來,半天﹝5小時﹞分享情緒和壓力的秘訣後,看到他們的臉一個個綻放愉悅、放鬆,我也很開心。

成長,不就是在激發彼此的潛能和智慧嗎?
就業情報為吳娟瑜老師在鴻佰公司演說所做的海報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照」過來!「照」過來!

近期成為公視《爸媽冏很大》的固定專家來賓(這可是很榮耀之事哩!)
2009年12月7日(星期一)上了節目之後和主持人李四端先生合影。
公視《爸媽冏很大》 1207
(由公關經紀人錢珊綾小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