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陌生人的陷阱

伍登是一位在美國提倡兒童安全的有力人士,有一回他參與電視節目,測試究竟幼兒會不會跟著陌生人走?
他們一群人來到公園,找到幾位年輕媽媽,請她們配合這項實驗。這些媽媽強調自己的孩子絕不會跟著陌生人走,可是事實證明--平均每個孩子只要三十五秒就被伍登誘離公園,說是跟「叔叔」去看小狗狗。
儘管為人父母三申五令要求孩子「絕不可以和陌生人搭訕」,事實上,在孩子的認知世界裡,「陌生人」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為什麼不可以和陌生人講話?這些陌生人看起來很親切、有禮貌,為什麼需要防備?何況,有的陌生人還會送禮物呢!
另外,還有兩項迷思:

一、難道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嗎?
二、難道熟識的人就比陌生人更安全嗎?

主動問陌生人

顯然,在孩子從小建立人際關係的過程,除了教導預防受害之外,似乎也可
以從「行為辨識」來引領。
「預防暴力」(蓋文‧德‧貝克著,薛絢譯,台灣商務印書館)一書除了前述伍登的例子,還提及有位媽媽麥唐奈女士,她具備積極的勇氣,寧可正面教育孩子如何辨識陌生人。
麥唐奈女士常要七歲的兒子去向陌生人問路、問時間,而她就站在附近觀察。
等兒子回來時,她會詢問他的發現、感受和反應,讓孩子從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各知覺管道建立個人的經驗檔案。
人身安全防衛專家貝克博士強調--一個有過在公共場所主動請教陌生人的孩子,成為被害者的機會比不敢和陌生人講話的孩子還低。
關鍵就是透過實務演練,小孩已經鍛鍊敏銳的判斷力,知道來者是善意?還是惡意?是可以互相對談?還是應該儘速離去?

如何觀察陌生人

以下五項簡單經驗法則,可以運用來提昇孩子對陌生人的辨識能力。(其實,針對熟識者也適用)

一、陌生人的身體是否太靠近?(父母和子女可以實際排練,究竟陌生人的身體靠到多近需要拔腿就跑。)
二、陌生人的讚美是否別有用心?(一般人在接受讚美時可能失去戒心,父母可教導孩子適時道謝,但是對陌生人繼續問東問西的情形須提高警覺,最好儘速離去。)
三、陌生人的禮物可以拿嗎?(所謂無功不受祿,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所
以孩子的腦海裡早就需要有深刻印象:「不可以隨便拿取禮物。」同時對送禮物的陌生人注意形貌特徵,回去可以告知大人。)
四、陌生人的請託是否真實?(有的居心不良的陌生人,看準孩子年幼善
良,因而假裝可憐來求助,父母須教導子女--任何困難的人應該是找大人求援,若找小孩則有違常理。)
五、陌生人一定是「怪叔叔」嗎?(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認為「不良的陌生
人」似乎是指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男士,其實打扮入時、談吐不凡的女士也有可能企圖詭異,父母指導子女時需要打破這項迷思。)

當孩子六、七歲起,比較喜歡外出找同伴時,有關陌生人的陷阱這個部分即已需要用排演、討論、觀察等方式進行,畢竟「事先堤防」也是孩子安全成長的護身符之一。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