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找出行為動機

你是否覺得自己對孩子耐心不夠?
你是否覺得明明孩子犯錯,父母怎麼可能不生氣呢?
如何讓自己有耐心,讓自己不生氣,原來有個關鍵處。當孩子表現不如父母的期望,例如動作慢吞吞、唸書不認真、兄弟姊妹愛爭吵等,大人只看到孩子的「行為表現」,卻忘了去深究他們的「行為動機」。
「行為動機」牽動了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是孩子潛藏在心理的真正原因。以孩子的「行為動機」來分類,有許多種,例如:
一、好奇動機:有位媽媽發現國二的兒子竟然上色情網站,她一時不知如何處理,冷靜思索三天後,終於心平氣和地對兒子說:「第一,媽媽要對你說抱歉,因為我私自上了你的電腦查詢,第二,媽媽知道你在這個階段難免對性有好奇,但是我相信你是有自制力的人,自己懂得拿捏分寸。」
媽媽說:「當我如此對待兒子,他沒有生氣,也沒有緊張,就是對我說──媽,我知道。從那一刻起,我感覺到我和兒子的關係更進一步了。」
二、討愛動機:有位爸爸因離婚而得不到高二女兒的諒解,每逢探親日,女兒總是板著一張臉。好幾次,爸爸幾乎放棄回家的念頭,也快忍不住開口罵,後來他來請教時,我告訴他:「女兒心中有許多擔心,她害怕你不再愛她了,所以她用冷漠、不語來遮掩心中的恐懼。」
這位爸爸終於更了解女兒的行為動機,不再跟她一般見識,反而自己先放鬆表情來說笑,甚至學習和女兒懇談。
三、挑戰動機:有的孩子從小因為不被了解,甚至被責打,因而懷恨在心,個性變得又倔強又彆扭,這時,通常對父母的話語不當一回事,不時故意頂嘴,或製造事端,讓父母頭痛。
有位大學生,他提及自己因為從小調皮搗蛋,常被父親鞭打,母親又無力阻擋父親的暴力,使他心存怨恨,後來他用偷竊行為來挑戰父母,他說:「從國一開始,我常進出警察局,後來也接受保護管束,直到我遇到一位大學生觀護人對我很好,他也勸我父母改變對我的管教方式,我的人生才有了逆轉的機會。」
四、無助動機:有時候看到孩子功課退步,或在學校發生和同學的糾紛,結果做父母的急著插手,孩子卻一問三不知,或只是悶著頭掉淚,這其中可能是孩子覺得無論怎麼解釋,父母可能無法明瞭,或是說真話,反而可能挨罵,因而有一種自我放棄的心態。
有位單親媽媽看到朋友和子女的關係非常好,她非常羨慕。可是,無論她如何努力,高中的兒子總是簡單回答,然後關門入房。挫折感極深的她本來怨嘆自己早年遇人不淑,如今,兒子又冷淡對待。後來,她用筆談方式和兒子溝通,才了解兒子心中有個誤會──當年爸爸跟他關係極好,可是還是會離棄他而去,讓他成長過程中極為傷痛,如今,只要不對媽媽太好,如果有一天媽媽離開他,他也就不會一樣的傷痛。
單親媽媽告訴我:「當我明瞭兒子心中想法,我不再抱怨,也不再生氣,我們還是持續筆談,相信有一天,兒子會習慣和我面對面談心。」
做一個成功的現代父母,一定會努力從心理學角度多充實對子女的了解。當願意花心思去同理「行為動機」的真正原因,我們才不會被表面的「行為表現」所矇騙,以致動則得咎,弄壞了親子關係。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沒有留言: